我们因此看到现在的格局,洋酒与白酒、啤酒、葡萄酒甚至黄酒的消费人群不易区分,但消费场所泾渭分明。而中国人消费洋酒,满足的不是口舌之欲,而是对西式文化的致敬。 一位消费者,可以在晚餐时喝五粮液,然后到KTV点轩尼诗、路易十三、马爹利等干邑洋酒,这种转换非常自然。但他不会在晚餐时点轩尼诗、路易十三、马爹利等干邑洋酒,也不会在包房点白酒。 洋酒真正的直接竞品是啤酒、葡萄酒甚至饮料,它们在夜场可以互相替代。
半甜/甜型葡萄酒 14-16oC 广州回收洋酒,洋酒回收价格但有趣的是,白酒、黄酒的直接竞品也是啤酒、葡萄酒甚至饮料,它们在餐桌上也可以互相替代。 这实际上是一个按时间关系进展的环扣,右边的圈会逐渐左移,过去二十年白酒的萎缩是因为中间这个环节的做大,而不是右边这个环,但是将来呢?即使再过三十年,左右两环相重的空间也很有限,因为消费方式的不同使他们不容易发生直接的交战。 洋酒要在中国扩张,无需担心消费人口,每一个追求现代生活的人都是潜在消费者。洋酒也无需试图瓜分白酒黄酒市场,白酒黄酒的消费场合早己固化,而洋酒,还有非餐饮的种种可能。洋酒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指导中国人在什么样的场合饮用,怎样饮用,告诉消费者,你们不仅仅是烟雾缭绕的夜场酒吧的调情品。 啤酒在八十年代重归中国老百姓的餐桌,当时的口号是'液体面包'。对于尚未摆脱饥饿记忆的中国人来说,这个概念击中了要害。十几年之后人们担忧的不再是营养,而是啤酒肚,于是葡萄酒软化血管的概念应运而生,葡萄酒开始了市场的振兴。 一个会因为一场战争灭亡,但人们的饮食习惯却会延续千年。在中国式的菜肴面前,举起人头马XO是不合时宜的。传统餐饮家庭宴会不是洋酒的出路。同样,在窃窃私语、疯狂摇摆的舞厅迪吧对饮茅台是不可想象的。各走各的路,不要试图向对方阵地掺水,不要和人的习惯作对。 面对检查,店主承认,店里的洋酒大部分是'向别人收过来的'。'这种标价1200元的XO马爹利酒,一看就。'打假人员说,真正的马爹利瓶盖上的激光封条线与酒瓶上的图案成一条直线,且封口精致,而现场查获的这种酒明显看出两者没在一条直线上,且封口比较粗糙。工商人员现场开具了扣押清单,通知店主依法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

